环保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地 质学、水文学等多学科技术在污染物治理和环境修复场景下的集成式和创新式应 用。近年随着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监管督查的日趋严格,一系列适合 我国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实用的固废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技术得到广泛推 广和应用。
未来进一步促进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新型材料、高端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智能监测等新兴技术与中国环保应用场景有效集成与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开发新型材料和高端装备,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真正实现绿色循环经 济将是固废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技术的主攻方向。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 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废管理的物品、物质,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 固废和危险废物等。
近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生 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 划》等政策法规,并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 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了本行业 的规范和快速发展。
①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填埋仍是无害化处理方式之一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与人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垃圾随意堆放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并引起蚊蝇的孳生、病 菌的传播,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法和焚烧法。2011-2018 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从 1.64 亿吨增长至 2.28 亿吨,其中填埋无害化处理量1.05 亿吨增长至 1.17 亿吨,虽然填埋无害化处理量占比有所降低,但总量仍然十分巨大。
②填埋场标准执行趋严,老旧及非正规填埋场亟待修复
长期以来,垃圾填埋处理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一大批老旧 垃圾填埋场由于建成较早、处理水平低下等原因无法完全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 求,特别是我国早期建设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和受控垃圾填埋场。与此同时,在我 国各级城市和乡村的广阔区域里,还分布着数量十分巨大的非正规垃圾堆填场并 未进行防渗技术处理。根据 2017 年住建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系统 数据,全国非正规堆放点达 27,276 个。
③存量填埋场“服役期限”渐近,封场需求逐步释放
由于垃圾填埋工艺对空间的不断消耗,每个填埋场都有着特定的服役期限, 现代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当固体废物堆至填埋场的设计标高或填埋场不再受纳 废物而停止使用时,需要做封场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渗滤液产生、抑止病原 菌及其传播媒体蚊蝇的繁殖和扩散、控制填埋场恶臭气体和可燃气体散发、提高 垃圾堆体安全性、加快填埋场生态修复和土地资源再利用。
④一般工业固废增量巨大,处理形势依然严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非危险性固体废物,包括各 种废渣、粉尘、废屑、污泥、废石和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量与工业增加值基本保持正相关关系,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 废物产生量居高不下。我国针对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置方式主要有综合利用、处置、 贮存三种方式。受制于目前的处置技术、处理能力以及监管力度等因素,目前综 合利用率仍然相对较低。根据生态环境部《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2018 年全国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中, 综合利用量约 8.6 亿吨,占比 41.7%,处置量和贮存量分别为 3.9 亿吨、8.1 亿 吨,合计占比超过一半。
⑤危废处置技术要求高,填埋阻隔仍为刚性需求
危险废弃物即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 种危险特性;或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我国危险废弃物来源广泛而复杂,按照来源分主要有工业危险废弃物、 医疗危险废弃物等。我国目前对危险废弃物处置方式可分为资源化利用、末端处 置和贮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