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十三五”细颗粒物(pm2.5)防控取得明显进展之后,“十四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又在臭氧治理这一新的领域实施攻坚,而主攻目标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
环保专家介绍,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大幅扩容。未来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但目前由于相关行业标准缺失,治理效果、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等均存在不足。
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石化、有机化工、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也是大气臭氧浓度上升、区域性光化学烟雾及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部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尚有29.8%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超标,臭氧污染仍较突出,已成为现阶段夏季主要大气污染物。
在中华环保联合会日前召开的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副校长吴明红介绍,目前我国对于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末端治理效果综合评价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或指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也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新民介绍,目前仅上海市、广州市颁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试行)》。标准的缺失给相关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维带来技术、成本、管理上的诸多困难。
例如,环保设备制造水平及成本价格相差较大,技术水平高低不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运维设备范围界定存在不确定性等,直接影响到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我们在调研中甚至发现,有的企业把活性炭箱装反了。”张新民说。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潘赟也介绍,“一些企业采用燃烧冷凝治理技术,但运行达不到设计要求;有些企业开展了泄露监测与修复,但是未能按照规程操作来进行。”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市场上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废气收集率普遍偏低,大量废气局部收集装置形同虚设。一些地区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低效技术应用达到80%以上;一些企业末端治理采用吸附、吸收工艺,长期不更换吸附材料和吸收剂。有些企业采用燃烧、冷凝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运行温度等达不到设计要求,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治理设施建而不用。
“标准缺失也导致监管部门很难实施有效的管理。”该专业委员会称,标准缺失导致第三方检测市场混乱。由于大部分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由第三方开展,监管和处罚措施不足,弄虚作假等现象突出。
“个别第三方治理公司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治理效果不佳。”上海市环保产业研究院大气污染防治所所长郑承煜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对此表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需要全流程、全环节实施攻坚。
据了解,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近日已联合编制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指南》《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
张新民介绍,新标准考虑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不同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技术的具体情况,指标设计更全面,比如,在治理效率里不仅考虑了处理效率,还增加了出口浓度指标,填补了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设施效果评价、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领域的标准空白。
在生态环境部近期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加大臭氧监测力度,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等对臭氧生成影响较大前体物的监测,掌握其浓度水平、主要来源、生成机理,支撑大气污染协同治理。
蒋火华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4个城市完成自动监测站建设并开展联网。目前,臭氧超标的城市中,已有134个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环境部门也已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监测;在公路、港口、机场、铁路货场附近,正逐步建设交通污染监测站点,重点监测氮氧化物等臭氧前体物。
有专家对记者表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相关标准的健全,有助于开辟更大的治理市场。“vocs在线”此前公布的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根据发达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经验,烟气除尘、烟气脱硫、烟气脱硝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市场是依次暴发的关系,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市场周期更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2022上海国际环保展将于10月9日-11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展示面积将达17万平米,汇聚超2,000家品牌展商。展示范围涵盖综合治理、水、大气、智慧环保、环境监测、资源再生、土壤、噪声8大环境污染治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