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科研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化学工程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成功揭示了新型环保材料对镉污染物的高效固定机制,为土壤重金属治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这项研究开创性地从微观层面解析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除镉机理。研究团队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有机组分与改性矿物的复合效果,发现特定组合的材料对镉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提升,最高可达85纳克/平方厘米,比传统单一材料提高30%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材料在复杂土壤环境中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提升约四分之一。
项目负责人孙约兵研究员介绍,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材料研发的局限,首次建立了材料微观特性与除镉效果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我们不再依赖经验性的试错方法,而是通过精确测定材料表面的分子作用力等关键参数,为新型环保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孙约兵表示。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镉污染是当前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该研究成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土壤修复材料指明了方向,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团队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该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优化材料配方和制备工艺,进一步提升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修复性能,为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