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为了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天桥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天桥分局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全面统筹开展扬尘源、移动源、工业源、生活面源“四源共治”,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一强化扬尘源治理,推进“精细化”管控
一是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动态更新87处扬尘源清单,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工地扬尘管理,开展常态化督查、抽查,适时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二是强化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按照分级道路分类保洁作业方式,加大对重点区域周边清扫保洁力度,主次干道机扫率、洒水冲刷率均达到100%,及时修补街道破损路面,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三是加强料场堆场扬尘管控。动态更新12家工业企业(其中9家商混企业)29个物料堆场清单,按照整治标准持续开展排查整治,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依法依规查处环境违法问题。截至目前,共现场检查物料堆场25个,巡查工地200余家次,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二
深化移动源治理,优化“法治化”监管
一是持续推进老旧高排放机动车报废更新。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截至目前已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46辆,淘汰非道路老旧移动机械67台(全区共67台),淘汰率达100%。二是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推动重点区域施工工地使用新能源车辆、环四及以上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三是加强柴油货车达标排放监管。强化重点用车单位管理,持续做好重点用车单位出入场管理,督促用车单位做好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运行维护工作;加大对商砼企业、施工工地和物流园等柴油货车污染防控装置及车用尿素抽测频次;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检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对辖区物流园及16家用车大户开展监督检查,共检查柴油货车500余辆,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90余台。三
严格工业源治理,保持“协同化”监管
一是开展锅炉深度治理。推动燃煤供热锅炉淘汰整合,联合辖区相关部门加快实施“外热入济”工程,2025年底前主城区供暖燃煤锅炉全部关停退出。巩固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成效,加强监督性监测确保低氮燃烧系统稳定达标排放,督促辖区1家生物质锅炉企业完成新增SCR提级改造。二是开展VOCs污染综合治理。在涂装、印刷等行业加快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进程,鼓励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技改工作;开展有机液体储罐专项治理工作,督促辖区4家企业,动静密封点共15793个定期做好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强化VOCs治理设施运行能效监管,加快单一、低效治理技术和设施升级改造。三是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更新辖区356家重污染应急减排企业清单,积极帮扶有意向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工作,截至目前,拟开展绩效提级企业3家。四
细化生活面源治理,形成“常态化”管理
一是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重点区域餐饮门店油烟净化设施安装、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定期开展餐饮单位油烟抽测,发现超标排放油烟移交城管部门依法查处,落实闭环管理。二是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在夏收和秋收阶段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结合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技术,对夏秋两季秸秆禁烧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测监控,统筹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三是持续开展环境空气异味巡查整治。加大露天喷涂作业排查整治力度,督促企业规范用漆、涂料、溶剂桶等原材料密封、密闭存储,严禁各类露天喷涂作业。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