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上海国际环保展|十年利剑护青山——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成效综述

上海国际环保展|十年利剑护青山——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成效综述

自 2015 年环保督察制度建立,它便如一把利剑,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推动督察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美丽中国建设持续发挥利剑作用。

上海国际环保展|十年利剑护青山——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成效综述-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根本在制度保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一招。

2015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指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督察“发现问题、敲响警钟、提出要求、明确整改方向”,要求这项工作持续开展。

此后,两轮督察先后推进,实现对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并逐步将央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范围。目前,第三轮督察已开展三批。

制度是管根本、长远的。十年来,督察法规层级不断提升,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2019 年,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结束后,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党内法规形式规范督察工作。

2022 年,中办、国办印发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持续推进督察整改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闭环。

2023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要求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使督察定位更明确,组织更规范,整改更有力,成果运用更强化,为法治化、规范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依据。

十年来,这样的转型实践不胜枚举,督察成效持续显现。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截至 2024 年底,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整改方案明确的 3294 项任务,已完成 3250 项,完成率超 98%;第二轮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 2164 项任务,已完成 1822 项,完成率达 84%。第三轮前三批督察整改正在扎实推进。

6 年长江警示片、3 年黄河警示片累计披露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262 个,已完成整改 1170 个,完成率超 92%。

如今,“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批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督察牢牢牵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始终坚持严的基调、问题导向,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以此次条例印发实施为标志,督察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督察越往前推进,越进入“深水区”,触及的矛盾越来越复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根据条例,要针对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结合例行督察,统筹推进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条例要求,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并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顶层设计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形成综合报告,经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有关部门。

同时,统筹例行督察与警示片拍摄,在开展例行督察的同时,拍摄制作生态环境警示片,今后将成为常态;统筹严的基调与为基层减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统筹负面曝光与正向激励,既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又提振社会各界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

迈向新征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新华网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135 8584 0291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系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膜
  •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informa
  • 主办机构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