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上海国际环保展|生物质催化技术实现双氧水绿色制备新突破

上海国际环保展|生物质催化技术实现双氧水绿色制备新突破

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过氧化氢(双氧水)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造纸漂白、医疗消毒、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然而,传统蒽醌法制备工艺依赖高温高压条件,能耗高且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更环保、高效的替代方案。近期,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能源与环境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木质素催化转化的新型过氧化氢制备技术,该技术利用空气供氧和生物质自供电系统,实现了安全、低能耗的分布式生产。  

上海国际环保展|生物质催化技术实现双氧水绿色制备新突破-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每年全球工业木质素产量高达数千万吨,但大多作为废弃物未被充分利用。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木质素转化为多孔碳基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效率。实验数据显示,该催化体系的双氧水产率可达11812毫摩尔/克/小时,电子利用率超过95%,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自供电系统的构建。研究团队采用木质素燃料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电化学氧化木质素释放电子,驱动电解池运行,而阴极则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实现双氧水的持续生成。整个系统无需外部电源,仅需通入空气即可运行,大幅降低了能耗与设备复杂度。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相较于传统蒽醌法,这一新工艺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避免了高温高压带来的安全风险;其次,无需依赖氢气作为原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该技术可实现双氧水的原位生产,减少运输和储存环节的成本与风险,尤其适用于分布式应用场景。  

尽管该技术前景广阔,但实际应用仍面临若干挑战。例如,碱性电解液中的双氧水分离效率有待提升,木质素燃料电池的长期稳定性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还需开发适用于复杂环境的便携式设备。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重点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并探索生物质燃料电池在能源转化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该研究的突破不仅为双氧水绿色生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未来或可实现“以生物质驱动生产”的可持续化工模式,推动工业体系向低碳化、分布式方向转型。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135 8584 0291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系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膜
  •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informa
  • 主办机构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