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国际环保展|中国科技点亮中亚生态治理之路

国际环保展|中国科技点亮中亚生态治理之路

在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城市努库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正在开展一项意义深远的生态修复工程。由王平研究员带领的专家组带着特殊使命再次来到这里,他们携带着耐盐植物种子和新型光伏技术,为饱受生态危机困扰的咸海地区带来绿色希望。

国际环保展|中国科技点亮中亚生态治理之路-

国际环保展了解到,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如今只剩下不到10%的水域面积。过度取水和气候变化导致这片水域急剧萎缩,裸露的湖床演变成5万平方公里的盐碱荒漠,成为中亚地区生态灾难的象征。肆虐的盐尘暴不仅威胁着当地居民健康,更影响着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我们带来的耐盐植物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可以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沙尘。"王平介绍道。科研团队精选了十余种耐盐植物种子,包括梭梭、盐角草等,这些植物经过实验室培育后将在咸海周边推广种植。

国际环保展了解到,在穆伊纳克镇的试验基地,中乌科研人员正密切合作。光伏板整齐排列,为滴灌系统提供清洁能源;智能水肥一体机精准控制着灌溉用水量。这种"光伏+农业"的创新模式已使棉花产量提升两倍,同时大幅节约了水资源。

"中国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种植方式。"当地农户阿卜杜拉表示,"现在用水量少了,产量却提高了。"乌兹别克斯坦议会专门致函感谢中国科研团队,希望扩大合作规模。

专家指出,咸海治理需要综合解决方案。除了植被恢复,中国团队还致力于盐碱地改良、节水技术推广等工作。去年运抵塔什干的1.5吨耐盐植物种子,将为建立中亚首个盐生植物基因库奠定基础。

"生态治理没有国界。"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观察家图拉加诺夫评价道,"中乌合作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更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随着项目推进,这片"中亚之泪"正逐渐重现生机。

文章来源:新华网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135 8584 0291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系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膜
  •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informa
  • 主办机构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