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宜宾这座享有"中国竹都"美誉的城市,一场以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走进宜宾竹文化博物馆,各式竹制产品琳琅满目,从日常餐具到文创用品,无不展现着竹子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上海环保展了解到,宜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竹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位于三江交汇处的这座城市拥有334万亩竹林和485种竹类资源,是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据宜宾竹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冰洁介绍,竹子具有生长快、可再生、固碳能力强等突出优势,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远低于塑料制品,是理想的环保替代材料。
为推动这一绿色转型,宜宾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以竹代塑"的决定》,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该决定重点部署了两大行动:一方面在重点场景推广竹制品替代,另一方面加强产销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龙永忠表示,这一决定的出台是基于对当地竹产业优势的充分调研,将有力推动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上海环保展了解到,目前,宜宾已建成"竹日用品交易中心",线上线下销售近万种竹产品。全市拥有43家"以竹代塑"产品制造企业,竹浆年产能达43万吨。按照规划,到2027年宜宾将打造2000个"以竹代塑"应用场景,让绿色消费理念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发展竹产业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更能为长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李冰洁表示。随着"以竹代塑"战略的深入推进,宜宾正逐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