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环境日到来之际,毕节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家环保企业,将七星关区人民公园打造成生动的"环保科普课堂"。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此次活动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市民近距离了解城市环境治理的先进技术。
活动现场,毕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无人机采样演示成为焦点。工程师操作无人机在湖心精准完成水质采样,整个过程仅需2分钟。"传统方式需要划船作业,现在科技让环境监测更高效。"监测人员介绍道。来自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师生表示,这种沉浸式教学比课堂讲解更直观深刻。
在医疗废物处理展区,毕节海蓝医废中心详细讲解了疫情期间医废"专车专线、日产日清"的闭环管理流程。上海国际环保展获悉,这种规范的处置模式已成为行业标杆。污水处理企业则通过动态模型,展示了污水从浑浊到清澈的净化全过程,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微生物处理等专业问题。
"填埋处理占地大,而垃圾焚烧发电既能减量又可资源化利用。"在中节能环保展台,工程师对比讲解了两种处理方式的优劣。市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
活动结束后,许多市民主动咨询环保设施参观事宜。五家参与单位表示将持续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环保工作。上海国际环保展相关人士认为,此类活动有效搭建了公众参与环保的桥梁。
此次"公园变课堂"的创新实践,既展示了毕节市环境治理的成效,也激发了公众的环保热情。通过让环保设施从"幕后"走向"台前",成功引导市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