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万州区两大重点生态工程——穿古洞库岸整治项目和三峡动物园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完成85%以上,预计2025年全面竣工。这两个项目的快速推进,展现了万州区在长江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国际环保展了解到,在穿古洞施工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最新数据显示,该项目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5%,边坡防护达90%,亲水步道建设完成70%,绿化工程过半。这项总投资巨大的工程,将对1.86公里库岸线进行综合整治,同时治理12.78万平方米河口区域。项目特别注重生态修复,在6.72万平方米消落区种植耐淹植物,并建设6.06万平方米生态景观区,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集防洪、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滨水空间。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了"三重修复策略",通过科学的植被配置和生态工程技术,确保在长江水位涨落变化中依然能维持良好的生态功能。
与此同时,位于天生城山地的三峡动物园建设同样如火如荼。作为渝东北地区首个大型动物园,项目占地4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七大功能区和九大动物展区。施工方中交四航局创新采用生态挡墙、透水铺装等技术,最大限度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园区设计充分尊重自然地形,利用山地高差打造立体景观,通过雨水花园、生态草沟等海绵设施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亚洲象、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新家园,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可达百万人次。
"以前这片荒坡杂草丛生,现在眼看着要变成漂亮的动物园,我们全家都很期待。"附近居民王先生兴奋地说。万州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显著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和文旅吸引力。穿古洞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滨江景观带,与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串联成线,打造城市新名片。
国际环保展了解到,穿古洞项目完工后,将有效增强长江干流防洪能力,同时为鱼类洄游和鸟类栖息提供生态通道。三峡动物园则将成为市民认识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科普基地。两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带动周边区域土地价值提升30%以上,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年增加旅游收入超亿元。万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长江大保护中探索更多创新实践,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万州智慧。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