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与艺术对话活动。以"守护冰川,为地球降温"为主题,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唤起公众对冰川保护的关注。
清华大学陈德亮教授在"延续冰川之美"主题演讲中指出:"冰川是地球的天然档案馆,每一道冰层都镌刻着气候变迁的历史。如今这些'白色记忆'正在加速消逝,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冰雪,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上海国际环保展持续关注全球冰川保护议题,特别注意到中国科学家在冰川监测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据悉,我国已建立起覆盖主要冰川区的立体监测网络,运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精确追踪冰川变化。

演员刘涛分享了她作为"冰川记忆"公益传播大使的感悟。在青藏高原亲眼目睹冰川退缩的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严峻性。活动现场,她深情朗诵了中学生创作的散文诗《挽留》,诗中把冰川比作"山神的银须"和"山魂的白玉冠",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上海国际环保展通过行业交流了解到,艺术表达正成为传播环保理念的新途径,这种创新形式能有效提升公众参与度。探险家温旭讲述的南极独行故事,生动展现了冰川科考与保护的艰辛历程。
"冰川保护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陈德亮强调,"只有通过持续的科学探索和公众教育,才能守护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等十余家单位联合主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超百万观众参与互动。
与会专家呼吁,保护冰川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方式,为减缓气候变化贡献力量。这场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为冰川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