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上海国际环保展|北疆战沙记:三北工程重塑生态新图景

上海国际环保展|北疆战沙记:三北工程重塑生态新图景

在广袤的中国北疆,一场与风沙的持久战正书写着生态奇迹。三北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的主战场,承载着筑牢北方生态屏障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重要指示,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战天斗地的力量。在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临之际,黄河“几字弯”、科尔沁沙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治沙现场,正上演着人进沙退的壮丽篇章。

上海国际环保展|北疆战沙记:三北工程重塑生态新图景-

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热浪裹挟着黄沙扑面而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穿行在梭梭林间,感受着植被对风沙的缓冲。这片位于黄河“几字弯”关键节点的区域,曾是流沙威胁黄河的“突破口”,如今通过“一地一网三区”的创新体系,将自然保护地、农田防护林网与生态治理区有机串联。“过去种树像撒胡椒面,现在讲究系统作战。”何文强指着远处的光伏治沙区说,光伏板下种植的沙生植物不仅固沙,还能为周边提供清洁能源。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在系统治理理念指引下,磴口县实现了生态的链式反应:湖泊在黄河凌汛时蓄水灌溉,农田防护林保护下的土地转化为育苗基地,反哺造林工程。数据见证着变迁:林草覆盖度从0.04%跃升至39.1%,沙尘日数锐减至8天。磴口县委书记刘向阳表示,将继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让黄河“几字弯”成为生态防护的坚固堡垒。

辽宁省彰武县,74岁的侯贵像往常一样巡山。24年坚守,他在2400亩沙地种下20万棵树,如今又在探索新的治沙智慧。“单一树种容易染病,得混搭着种。”侯贵新栽的油松与元宝枫错落有致,形成天然的病虫害隔离带。

在这片曾被黄沙肆虐的土地上,科学治沙贯穿始终。林业专家将樟子松南移栽种,又尝试红松嫁接技术,既提升防风固沙能力,又带来种子收益。彰武县创新实施“四大工程”,其中“以光锁沙”工程尤为亮眼:太阳能板下,高粱与黄豆在遮阴中茁壮成长,沙漠不仅锁住了流沙,更变身绿色能源基地。从“种活树”到“种好树”,彰武县森林覆盖率突破30%,“三北”防护林向沙漠腹地挺进13公里,书写着科学治沙的生动实践。

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护林员艾力·麦麦提见证了历史时刻——2024年,3046公里的环沙漠生态屏障全线合龙。曾经埋到房檐的沙丘,如今被玫瑰花带环绕,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和田地区将41.2万亩沙地承包到户,发展肉苁蓉、玫瑰花等沙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奥依托格拉克乡,艾则孜·买提肉孜的950亩肉苁蓉基地生机勃勃。他带动全村30%农户投身沙产业,如今于田县肉苁蓉产量占全国85%,40余家合作社吸纳万余人就业。和田地区林草局副局长骆爱科表示,将继续推动防沙治沙与乡村振兴融合,让沙漠不仅披上绿装,更结出“金果”。

从黄河之滨到科尔沁沙地,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北工程正以系统治理的智慧、科学创新的勇气、生态惠民的初心,重塑北疆生态版图。这场与风沙的较量,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逆袭,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新华社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135 8584 0291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系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膜
  •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informa
  • 主办机构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